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院校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学院将以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成绩为契机,全面启动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院教育教学质量。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牢固确立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牢固确立教学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坚持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基本工作思路
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突出特色为重点,以人事制度改革为保障” ,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狠抓教学工作五大关键环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争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位居国内体育院校前列。
“一个中心”:即以课程内容改革为中心。教给学生什么东西,是关系学生是否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择业能力的关键。新一轮教学改革必须围绕这个中心进行。
“三个基本点”:第一个基本点是所有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围绕“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和特殊要求”进行;第二个基本点是所有专业的教学改革都必须重点关注“全民健身”这一事关民族整体素质的、具有极为广大的发展空间的领域;第三个基本点是体育类专业和中医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重点关注以学生为主的青少年体育这一事关国家未来的重大问题。
三、主要措施
1、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带动新一轮教学改革
重新修订所有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修订的基本要求是在坚持和发扬学院“以体为主,体医渗透、体文结合,培养‘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办学特色的基础上,围绕“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进行。修订工作由学院统一领导、教务处牵头、相关系、部、所、教研室全员参加。
专业建设的目标:专业结构基本合理,特色专业优势明显,争取6-8个专业成为四川省特色专业,并且在申报国家特色专业上有所突破。
专业建设的措施:第一,依托优势学科、重点学科,带动特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启动特色专业建设,通过重点投入、重点建设,精心打造,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的校级特色专业,带动学校专业水平的全面提升;第二,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新办专业的建设力度,提升学校新专业水平:第三,建立专业建设负责人制度,负责对该专业的规划、建设与管理;第四,设立专业建设专项基金,加大对品牌、特色专业和新专业建设的投入。
2、极为重视课程质量和数量建设
课程质量的提高以课程内容的改革成效为基本标准。基本目标为:在保证课程质量的前提下,课程总量显著增加,基本满足学分制实施要求,所有课程均达到达标课程标准。“十一五”期间,建成校级精品课程40门,省级精品课程15-18门,力争1-2门课程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按照“全面建设、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保证质量”的建设原则,在保证全部开设课程达标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基础条件好、学生受益面广的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必修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力争建成一批示范性强,辐射面广,影响力大的精品课程,带动全校课程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第一,以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为示范和导向,继续实施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强化优势,凝炼特色,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课程建设整体水平提升;第二,设立课程建设专项基金,加大对课程建设的投入;第三,加强课程的常规性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设立课程建设负责人制度,负责对该门课程的规划、管理与建设;第四,健全和完善课程检查与评估制度,加强对课程建设的过程性管理;第五,深化公共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第六,加强研究型、课题型、探讨型、实践型、自主学习型等课程的建设,着力丰富选修课程资源。
3、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建成一支业务精,能力强,作风正,品德高,结构合理,能支撑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高的教师队伍。培养校级教学名师10-15名,省级教学名师3-5名,力争出现国家级教学名师。
主要措施:1、严把教师队伍质量关,实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2、完善和落实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到我校工作;3、以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评选为示范和导向,启动教学名师遴选活动,鼓励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骨干教师积极投入教学第一线;4、要定期开展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促进学科队伍建设和创新团队建设;5、继续开展课堂教学优秀教师以及“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评选活动;6、完善中青年教师的培训与培养机制,继续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和青年教师科研基金制度,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7、建立和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严格执行教授、副教授每年为本科生授课制度和教师职称评定教学考核一票否决制度;8、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四川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等有关规定,学院结合实际进行改革,推行定点定员定岗,以岗定薪的改革办法,调动教师积极性,使之以“有为才有位”的态度参与教育教学改革。
4、深入进行实验实践教学改革,促进教材建设
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全面规划和设计本科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建成各类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150个。建设10 个左右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力争创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为重点,建立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需要,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国家、地区、学校三级有机结合,具有学校特色的教材体系。力争编出一批代表学校学术水平的精品特色教材,提高教材建设整体水平和教学质量;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3-5部。
5、改革教学管理体制和形式
构建学院、系(部)两级教学管理体制,将管理重心适当下移(具体操作形式为先在文科系中试点,以后逐步推开)。使教学系(部)成为管理实体,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高效运转的内部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最终在学院形成“目标管理, 过程监督, 分级负责, 权力下放, 反馈调控, 激励驱动”的管理新机制。
拟实行“两长一短”三学期制,适当缩短每课时时间、增加每单元课时数。有效利用学院现有教育资源,旨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院的社会服务功能。同时也为教师的科研和继续教育提供必要的时间保证。
四、保障机制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采取各种措施,切实加强全体教职员工危机意识、质量意识、市场意识和进取意识教育。充分利用院报、校园网、墙报、广播站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教育教学改革工作。
2、加大教学经费的投入
以加强课程建设为重点,增加教学经费投入。学院拨款100万元重点支持200门左右的课程改革,给予每门课程3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工作经费支持,并设立有关奖项。
3、健全组织机构
学院已成立由院长担任组长的本科教学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各系(部)处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统筹负责落实改革相关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处),负责具体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二○○七年六月二十六日
|